某集团公司机关大楼建设工程位于繁华市区,建筑面积80000m2,地上18层,地下3层,基础为箱型基础,结构类型为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施工场地狭窄,建筑结构较为复杂。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并对基底进行了钎探。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以及地下人防工程,随后施工单位召开项目部会议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及时处理。
事件二:主体结构施工到第三层时,由于受现场工作条件的限制,有一根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正筋)接头恰好位于第四跨的跨中位置。另外为了节约材料,钢筋工长安排工人将加工剩余的约3. 2m左右的钢筋脚料焊接接长到9m用到立柱中作为部分受力钢筋。
事件三:在主体结构第四活动大厅施工时,活动大厅层高5.4m,柱间距8mX8m,施工单位根据自身经验按3cm起拱。由于项目地处南方,木材资源丰富,施工单位决定梁板底支撑架均采用木立柱支模。
事件四:主体结构施工到第十层时,由于甲方提出变更,因此使工程暂时停工,致使部分水泥运到现场的时间已达到105天,复工后,为了赶工,施工单位认为水泥保管以及外观状况良好,直接将水泥投入使用, 施工完毕后检查质量符合要求。
1) 、基坑验槽的重点是什么?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 、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 、该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请根据背景及事件进行一一分析。
4) 、试分析事件三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5) 、施工单位认为材料保管良好,且外观质量良好,直接将水泥投入使用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