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北方城市供水厂因扩大再生产及工艺需求,需对该水厂进行改扩建,增设若干给水构筑物,通过招标程序,由一市政公司中标,工程包括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输水管线等,其中一矩形有盖沉淀池,平面形式如图1所示:

该水池深6.9米,地下结构,水池设计水位6.6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形式,混凝土设计强度C40、防渗等级P8。该施工区域土质良好,主要是硬塑状粉质黏土层和夹砂黏土层,地下水位5.5m。基坑放坡开挖,施工单位采取集水明排的形式进行坑内降排水,池壁混凝土施工采用内模一次安装到顶,池壁外模分次逐段安装浇筑的方法进行,基坑截面及池壁模板示意如图2所示。

施工过程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一日项目经理查看天气预报,未来三天将有中雨,该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进度施工,在未采取加强措施的情况下将池壁施工分段高度提升至2.5m一段进行浇筑混凝土,监理工程师在进行模板检验批验收时,拒绝在质量验收资料上签字,并要求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整改完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进入下道工序。
事件二:该混凝土水池施工完毕后,待混凝土强度满足要求,按计划进行满水试验,试验多次均未合格,经检查找到问题原因,进行整改后,试验合格。
问题:
1.写出图1中结构物A的名称,并简述其作用。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写出图2中B、D、E的名称。
4.试分析事件二中水池满水试验多次不成功的原因。
5.该水池满水试验从注水到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共需几天。
正确答案: 学习难度:

题目解析:

1.A结构物为导流墙,导流墙的设置,是为了增强水体流动,保持水质。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由于该池壁混凝土施工采用内模一次安装到顶,池壁外模分次逐段安装浇筑的方法进行,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1.5m,在不采取加强措施的情况下提高分段高度后浇筑易造成混凝土胀模发生危险。
3.B—穿墙(对拉)螺栓,D—金属止水环,E—金属止水带。
4.满水试验多次试验不成功可能的原因有:
(1)施工缝处理不当造成渗漏。
(2)预留孔洞封堵不严造成渗漏。
(3)预留孔洞位置施工混凝土不严密造成渗漏。
(4)个别部位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密实造成渗漏。
(5)模板对拉螺栓位置处理不到位造成渗漏。
5.该水池满水试验的注水从注水至设计水位应为: 6.6/2+2=5.3(d)。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为:5.3+1=6.3(d)。
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
领取2024一级建造师考前押题
提示:我们将把押题资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您的手机
一级建造师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最新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支付方式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金额3380.00元
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服务协议》

请输入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