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小林,男,11岁,母亲结婚生下了他后就与父亲离婚,他一直与外公、外婆还有母亲生活在一起,亲戚朋友也已多年不来往。父亲经常不给抚养费,外公外婆已年老,没有经济来源,且经常生病,母亲因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他,加之自身工作压力很大,就经常酗酒,稍有不顺心便打骂他。从小他就受尽同伴的冷嘲热讽,说他是“没人要的野孩子”,慢慢的小林变得不爱说话,不爱出门,表现得没有自信。上学后,小林很少和班里的同学、老师交流,久而久之,原本就不爱说话的小林变得更加沉默寡言、脾气暴躁,他无心学习,有时还损坏同学或学校的东西。学校把他在学校的情况告诉母亲,并让他母亲好好管教孩子,如果再继续下去便要按校规处置,这又招来了母亲对他的打骂。小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来被社区的保安找到送了回来。
问题:
1.请根据材料,指出小林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根据材料归纳对小林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有哪些?
3.从学校社会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针对小林的现状可以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学习难度:

题目解析:

1.小林面临的困境有:
(1)家庭生活问题。单亲家庭带来的经济困难,缺乏父母亲的爱和完整的家庭生活。
(2)社会交往。缺乏同辈群体的支持和理解,和学校老师、同学的关系紧张。如“从小受尽同伴的冷嘲热讽”“很少和班里的同学、老师交流”
(3)安全问题。母亲因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他,且经常酗酒,稍有不顺心便打骂他。
(4)学习困境。很少和班里的同学、老师交流,无心学习。
(5)亲子关系问题。与母亲关系紧张,母亲经常酗酒,稍有不顺心便打骂他。
(6)个性、心理问题,不爱说话,不爱出门,表现得没有自信,沉默寡言、脾气暴躁等。
2.对小林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有:
(1)家庭。单亲家庭环境,母亲对小林的教育方式等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2)学校。班级同学对小林的态度、看法,以及老师对小林的评价等都对小林产生重要影响。
(3)同辈群体。在同辈群体环境中小林的处境,也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3.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的基本方法有:
(1)个案管理方法。案例中小林处于不良的家庭环境中,与母亲关系不佳,同辈群体交往中也受到不良对待,属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个案管理的对象。
(2)抗逆力方法。培养小林的抗逆力,使小林虽然面对单亲家庭、亲子关系紧张等现状,仍然能够很好地面对、适应危机。
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
领取2024中级社会工作师考前押题
提示:我们将把押题资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您的手机
中级社会工作师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最新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支付方式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金额3380.00元
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服务协议》

请输入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