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
背景资料:
某市建九大道旧路改造工程,工程内容包括建九大道旧路改造,现有燃气检查井、通信检查井提高,人行道铺砌及路灯灯杆基础施工等。建九大道为东西走向,起讫里程为K0-113~K0+818,全长931米,大道两侧为商业街,采取半幅施工,确保维持原有道路交通畅顺。本工程的旧路改造是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中涉及旧路面板的处理,道路截面示意如图1-1所示。

该工程工期为60天,施工安排如图1-2所示:

图1-2横道图
建九大道服役15年,部分路面存在破损、开裂及非连续的板下空洞,施工单位经过设备探查后,部分区域拟采用非开挖的形式进行基底处理。施工单位将原有面板的胀缝、缩缝、裂缝处理后,开始进行新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新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完毕后,采用八轮测平仪验收平整度,结果合格。在监理要求下使用三米直尺进行局部抽检复测,发现南幅、北幅道路均有若干部位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单位进行灯杆基础施工时,直接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预埋件进行安装。后期路灯安装单位进行路灯安装时,发现预埋件与设计路灯不匹配。
问题:
1、图1-1中A、B、C分别代表什么,并简述其作用。
2、针对旧路板下空洞,简述施工单位拟采用的非开挖基底处理的施工要点。
3、写出图1-2中D、E、F的工序名称,并补全横道图。
4、试分析事件一中,新铺面层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可能产生的原因。
5、试分析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于灯杆基础施工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学习难度:

题目解析:

1、A和B均为粘层,作用是为了能够让沥青层之间以及沥青层和混凝土层更好的结合。C为防裂贴,作用是抑制及避免新铺面层产生反射裂缝。
2、对于脱空部位的空洞,采用注浆的方法进行基底处理,通过试验确定注浆压力、初凝时间、注浆流量、浆液扩散半径等参数。
3、D——南幅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E——北幅检查井抬高;F——北幅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
施工横道图:

4、平整度不合格可能产生的原因包括:路基、基层的不均匀沉降,新旧路面结合面处理不到位,材料不均匀及施工工艺缺陷等。
5、施工单位直接使用建设单位提供的灯杆基础预埋件进行基础施工是错误的,施工单位对于建设单位供材缺少了自检及进厂验收的环节。
凡进场材料应首先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进场验收,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型号、规格、数量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查看正确答案与解析
领取2024一级建造师考前押题
提示:我们将把押题资料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您的手机
一级建造师相关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最新问题 直击灵魂考点,一一破解 查看更多
支付方式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金额3380.00元
我已同意在线考试题库网《服务协议》

请输入你的问题